前晚做了个噩梦
前天晚上做了个噩梦,把自己梦醒时心还在砰砰直跳,梦中的画面和场景十分吓人,以至于醒来之后好一会都无法再入睡。
早上起来之后整理了心情,把梦中的情景做了描述然后咨询了Deepseek。说来DS已经成为了我的私密心理医生,今年做了很多梦都跟它做了咨询,发现它真的很会很懂!
梦到了什么
前晚梦到自己处在一个卖肉市场,里面卖的都是人肉,而且很多商贩长得都是畸形的,脸上身上没有皮肤血肉直接露出来、或者是身上一直在流脓、或者是瞪着大眼睛头秃秃的,看起来都非常可怕,我潜意识里感觉这应该是在做梦。然后躲避接触穿过人群和眼光往楼顶走去,已经想不起来为什么要去楼顶了,在楼顶被几个人包围着我威胁着我什么事,楼很高,而我又非常恐高。无处可躲的我一步一步后退,心里想这一定是梦,所以一咬牙狠心直接跳了下去。
果然我又复活在别的地方,但是一会还要去重复刚刚的场景,于是我想坐高铁逃离这里试图打破循环,在这个过程中我又循环复活了两三次,查了高铁票发现当天晚上没有票了,很着急的我尝试叫顺风车逃离,然后突然醒过来,醒过来心跳非常快并且很大声,感觉我是被心跳震醒一样。
梦境解析
DS给我的梦境关键元素做了解读:
“人肉市场”与”畸形人群”
1
被”物化”或”消耗”的恐惧:“人肉”可能象征自己在某个环境或关系中被消耗(精力、情感、健康);
2
内在”创伤”或”不完美”的外化:内心深处对自己或他人身上某些”不完美”、”伤痛”或”脆弱”的部分感觉强烈厌恶或恐惧,感受到外界环境”病态”、”扭曲”或”残酷”;
“跳楼”与”循环”
“跳楼”作为逃离手段:反应现实中可能感到被逼到绝境,渴望用一种极端或彻底的方式(如逃避、断绝关系、辞职等)来摆脱当前的巨大压力源;
综合分析
1
核心主题:极度焦虑与被困惑,整个梦境弥漫着强烈的恐惧、无助、被困、渴望逃离却受阻的情绪。
2
压力源可能来自环境压力和内在冲突:
环境压力:身处一个感到”病态”、”消耗人”、”残酷”或有毒的环境(工作、家庭、社交圈、甚至居住地);
内在冲突:对自己某些方面(如健康、状态、能力)的担扰,或者对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和自我批判;
反思与思考
看了DS这一番解读,真的有被惊讶到,确确实实今年在工作上有这样的困扰。在目前这个团队马上3年了,从一开始的挑战和锻炼,到第3年的怀疑和苦恼,这个转变是极与极的,中间反复想过很多,没想到这样的困扰对我的冲击力已经这么大,触及到深层的情绪并让我开始做噩梦。
先讲讲整个团队吧背景吧,业务需求和产品的方向的冲突在一开始并未暴露,在刚入职的时候是团队组建初期,那时候目标是一致的,由原来项目制的定制化开发转型,做一个通用SaaS产品。这个目标和蓝图至少大家在初期完全共识并且认可的,但是随着近3年的推进,至今还没有一个较成型的产品,这点十分挫败。原因很多,但是决定性因素有以下:
关于产品本身的定位
1
产品不考虑MVP可行性:我们做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类产品,核心是基于一套实践了20年的经营管理体系。所以第一年想做大而全,各种功能都想堆,觉得经营管理就是包含这么多的内容,于是马马虎虎做了一年;
2
产品已经可见的瑕疵,但依然急于投放市场:我非常理解产品商业化过程中的投入,但是第一年的产品不是一个MVP版本,是一个各个业务都有但是各个业务都不精的产品,这样的产品对于任何一家企业从任何一个小业务都无法上手使用。但是基于原来课程积累的顾客,在第二年,我们还是签约了一家企业并实施产品。但是这家企业使用的产品和第一年所做的产品基本90%都不相关,是第二年签订后根据这家企业的实际业务再改了一版。
那么通过具体项目去打磨产品,做到精准匹配顾客需求和场景我觉得也不错,所以第二年吭哧吭哧又重新做一个产品。
3
偏离SaaS初心,走回定制化老路:已经发展到第三年了,老板觉得怎么都得要开始营销卖钱了。但是这里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:我们所有的业务去提案都是基于行业顾客的深度业务做的,换句话说就是去年做的服装企业,今年你换一个食品或者制造业,这个产品完全用不了呀。
但是业务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,反而质问为什么不通用?这几年其实吵过很多次,主要在于业务所提的需求实在过于定制化,很难抽象成通用板块去使用,或者是抽象了之后业务觉得和这个顾客的需求完全不匹配,然后按照业务的要求一点一点改。
业务方掌握了绝对的决策权,而且是年纪较大的一层,不懂技术也不愿听你讲方案。毫不夸张地说,这几年去提方案,几乎没有一次,真的没有一次是业务能听你把方案讲完然后一起讨论怎么解决的。永远都是一开始说她就打断然后单方面输出她想要什么,而没有听你能不能做、可不可这样做、甚至根本听不懂你怎么做。
在第一年、第二年,我会不断反思自己,我认为她在这个领域深耕十几年肯定是有自己的理解,所以我永远在尝试理解并且去转化。到后面我理解了,她确实在领域里是专家,她对于顾客的问题需求应变能力非常强,对A企业可以是一套解决方案、对B企业是另一套解决方案。而且一开始我觉得自己业务理解不深,只要是专业一点的业务我都无条件相信她提的需求就是对的,但是后期我发现不对了,她当时说的信誓旦旦的需求可以在隔天隔周就自己推翻,也就是她提的业务我永远没有验证的机会,这让我非常苦恼。
她是一个非常能应变的智慧锦囊,但是她不懂做产品,她还不愿意听别人如何做产品,永远都在单方面输出需求。所以到了第三年,真的很疲惫,到现在没有像样的产出,还在一直被动做产品。
关于团队氛围
1
大家都被熬累了: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打工人,在熬了三年的不确定而一直没结果的时候,精力都会被消耗完,从一开始主动出谋划策加班加点,到发现你简直在拿大家逗着玩的感觉。任何一个人都会懈怠的,主动性基本被消耗完,可想而知事情推动的困难有多大。
2
老油条更油:年轻一伙消耗之后是你说啥就是啥。但是做为产品卡在中间再去调动老油条就更难了,”你提的需求永远都在改凭什么这次一定要这么做”、”这个做不来了”、”这个要全推翻验收时间得延期”,工作推动更难啦,也可以理解,人和企业之间除了一纸合同绑定外,还非常需要信赖度。
要命的是我司企业文化还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,有时候觉得挺搞笑的,企业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没觉得问题,一旦结果不如人意做得事可不是这个文化,但是年中年底依旧灌输这个文化,有点讽刺。这不是文化本身的问题,是言行不一的问题。
关于个人心态
我是个目标感、执行力都非常强的力量型选手,有些低效或者很蠢的事我真的很难接受,但是我面对的团队和个人性格类型是冲突比较大的。尝试调节了两三年,非常非常消耗自己的精力。
基于产品未来的不确定性、团队的低效、和我自己心态的转化,这几年持续地压抑和消耗着自己,虽然成年人不应该随意展示出自己的情绪,但它却映射到我的梦里。
想清楚之后,其实梦里的画面没那么吓人了,就是现实状态的映射,但是确确实实让我下决心要去改变这个状态。
至于怎么改变~ 我已经在进行中啦!后续再做详细分享。